广州都市报

您现在的位置: 安龙县 > 安龙县新闻 > 铭记初心使命决胜脱贫攻坚安龙县笃山

铭记初心使命决胜脱贫攻坚安龙县笃山

发布时间:2023/5/28 11:47:15

早上8时左右,匆匆吃过早饭,跨上摩托车下组。每天,安龙县笃山镇王院村第一书记陈厦的工作就这样拉开序幕。   一年多前,陈厦还在团省委青年发展部任主任科员。年3月,33岁的她自愿报名来到王院村驻村。

陈厦(右二)到村民家走访

“王院真是长在喀斯特石区里的村子。”初到王院村,自然条件的恶劣程度超过了陈厦的想象:土地零碎、缺水,山路崎岖,村民住得分散,最远的王院组离村委会开车要3个小时,发展产业十分吃力。   除了自然条件不佳,村民的精神面貌也不容乐观,党员老龄化程度高,群众缺乏发展的内生动力,村民总说:“王院村,除了石头,什么都缺。”   “要如何干,如何才能干好?”白天,陈厦和驻村工作队员、当地干部们一道走村入寨听取群众脱贫想法、了解村情。晚上,她就在村委会活动室熬夜整理资料。   有的乡亲不愿参加技术培训,原因是离家远;一些人家卫生差,是没有建立好的生活习惯;一些人没有产业,不知道该做啥,大清早就开始喝酒……问题逐渐清晰的同时,解决方法也在陈厦脑中逐渐浮现。   凝聚力量、志智双扶、奖勤罚懒,针对各方面的问题,陈厦与村干部一起“多管齐下”——   发挥在团省委的工作经验,协调村支两委干部、研究生支教团支教老师、返乡创业致富带头人、在外就读大学生等群体组建“王院村脱贫攻坚青春联战队”,凝聚发挥青年人的动力优势,带动村民全体加快发展;   通过协调配套6万元为全镇3个村安装“春风小喇叭”,将党和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,以及乡村治理、环境整治等有关要求编成群众喜闻乐见的“红段子”等,将党的声音传播到群众的心坎里;   探索1个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+党员+青年志愿者+青联委员+青年企业家+创业导师的“1+N”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育孵化机制,让村里的产业发展少走弯路,激发群众内生动力。   “最难的是思维的转变,最有效的是内生动力的激发。”对于“联战队”的工作,一开始不理解的村民也是有的。   “党的政策好,农民劲头高”“同步小康路,越走越宽敞”……伴随着“春风小喇叭”的宣讲声声,王院村村容村貌变美了,产业也发展起来了。   根据喀斯特石山区特点,陈厦与村支两委一起集中引导群众发展高粱亩、金银花产业亩、桑蚕产业亩、养殖小黄牛头;全村发展食用菌大棚个,年贫困户食用菌产业分红22.万元。   年5月,王院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户人已全部脱贫。偏远的王院组实现整寨搬迁,王院村搬迁人数占笃山镇搬迁任务数的三分之一,提前超额完成任务。   “在基层一线,群众认不认可、信不信任是事业成败的关键。”接过省委书记孙志刚颁发的“全省脱贫攻坚优秀第一书记”奖章、证书,陈厦感到倍加鼓舞,王院村的特色产业正在欣欣向荣地发展中,她已在思考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,“乡村长期发展尤其要注重培育更多本土能人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,为他们争取政策、搭建平台、优化环境,人留下来了,这片土地的产业一定会越来越兴旺。”    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庞博

编辑李劼   编审王璐瑶
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anlongzx.com/alxxw/19478.html

网站简介 | 发布优势 | 服务条款 | 隐私保护 | 广告合作 | 合作伙伴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地图

当前时间:


冀ICP备19029570号-1